导读:本文作者韩颖,易效能时间管理一阶259学员,目前正在参与90天时间管理践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学习见闻。
=========正文=========
(资料图片)
此时此刻的你,正在成就辉煌还是一事无成?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当前的习惯是否能让你走上通向成功的道路!
我个人认为学习时间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塑造好习惯,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好习惯呢?于是近期我拜读了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习惯学院创办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克利尔(James Clear)的《掌控习惯》。
书里详细讲了如何培养好习惯,以及如何摈弃坏习惯。这本书里面的方法简单明了,即使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做起来也不觉得困难,感觉真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把我学到的一些收获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一起受用,一起进步。
· 01 ·
习惯是什么?
习惯就是重复了足够的次数之后而变得自动化的行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比如你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刷牙、洗脸,每天写晨间日记、冥想。或者你每天夜里12点钟睡觉、早晨赖床、每日咖啡提神、奶茶外卖等等,无论好坏,这都是一种习惯!
· 02 ·
我们为什么要掌控习惯呢?
书中提到:因为掌控习惯才能掌控命运,才能改变命运?那么为什么“习惯可以改变命运呢?”因为个人在生活中个40%~50%的行为都取决于无意识的习惯。
每个人都知道要培养习惯。但是又往往觉得,那些能影响人生的都是重大事件,而不是一个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小习惯。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易效能创始人叶武滨老师,一年内准备那么多的课程,还能陪伴家人,还能得心应手的旅游、写书,难道不是强大的习惯的支撑吗?
记得叶老师在课堂上曾经讲过,他将来还会出一本关于旅游的书,素材他有很多,都来源于他的晨间日记和旅游随感,因为有素材所以可以很快的出书,我想这就是有记录有发生的好习惯的典型例子,而且是微小习惯日积月累的结果!
网上有一个很经典的成功公式就是对微小习惯坚持的最好解释。每天进1%和每天退步1%,差别大不大?
有人会说:不就是最多2%的差别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事实上你说的对,如果只看一天的话,的却没啥差别,但是人生确是无数个一天的累积,不说太长时间,就拿一年来举例子吧!
看这张图,虽然1.01和0.99差之毫厘,但是1.01的365次方和0.99的365次方确差之千里呀,每天只比我们努力一点点的人,其实早已甩我们很远。
有人会说,这些道理谁不知道呀,都也尝试过努力,可是没你说的那么大改变吧?那么我想问,你真的用心专注的去做了吗?例如你能不能每天保证6点钟起床?大多数人会回答,太难了,好习惯太难养成了!
为什么好习惯难以养成?
作者James Clear在书中提到:因为尽管我们深知良好习惯能带来惊人的好处,但我们却仍然难以持之以恒。很难坚持,其背后一个核心的原因在于,在习惯养成的初期,好习惯带来的好处太难以被觉察了。
为什么要坚持培养好习惯?
好习惯是自我提高的复利。作者还提到,习惯的效果会随着我们不断地重复而倍增。在短短的一两天时间内,我们觉不出任何的不同;但是在数月和数年后,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产生了巨大的回响。
这也许就是常话说的厚积薄发吧!所以我们要怎么做呢?我们需要放宽眼光,刻意练习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然后我们再来评价坚持的效果,在此和大家共勉。
怎么才能让自己受用呢?
上面解释了为什么难以养成好习惯的根源及好习惯的价值,怎么才能让自己受用呢?凡事都得走心入脑,才能有效果!因为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作者提到了一个很经典的理论:习惯塑造身份、身份决定习惯!
· 03 ·
习惯塑造身份、身份决定习惯。
培养习惯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建立培养习惯的最佳理念。
怎么建立培养习惯的理念?
建立一个具体的目标,要明确身份设定:例如: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点非常重要!James Clear提到能让一个人长期保持习惯的方式那就是让这个习惯与身份融为一体。一旦一个人完全认同自己身份,他们就更有可能向这个方向行事。所以请记住“你设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潜意识里就会往那个方向发展。”
比如,设定我很自律,这样的人更容易坚持做一件事。
比如,设定我没有方向感,容易迷路,这样的人会越来越没方向感!
如上两个例子说明身份的设定也是一把双刃剑。把自己往好的方向设定身份,就会培养好习惯;把自己往差的地方设定,就会培养坏习惯。
那么如何设定身份?
想要培养好习惯,就一定要给自己设定好身份。以早起为例,第一步,设定身份:“暗示自己我是一个自律的人”;第二步,每次做对早起有利的事情时,都给自己加一分,强化想要的身份。当然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意外的事情忙,一个人养成习惯后,一次两次打乱习惯并不是大问题。只要修正意外继续保持即可,谁能保证不出意外紧急情况呢!
· 04 ·
身份设定后,如何培养习惯呢?
书中提到了经过50万人亲身验证,掌控习惯的四大定律,每当你想培养一个好习惯时,不妨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
一、如何让习惯显而易见?
方法一:给自己明确的行为提示
什么是明确的行为提示呢?那就是利用时间和地点。可以明确自己将在「时间」「地点」做「什么事」。举个例子,比较下面两个计划:
A、我今天要健身
B、我下午5点要在健身房跑半个小时
显然,B计划比A要更明确更显而易见,更容易因此形成习惯。
方法二:习惯叠加
建立新习惯的最佳方法就是在已有习惯上叠加:例如:“每天听100讲音频课”这个新习惯与“每天都洗漱” 叠加在一起,只要一洗漱,就会听一节音频课。这样下来,很快就能培养出新习惯。
方法三:改变环境
有时候培养习惯根本不需要什么动力,更不需要努力,稍微改变一下环境就行了……
例如:想吃水果,就把它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例如: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就不会再爬回床上玩手机。
反之亦然。想要戒掉坏习惯,就要让它在环境中没那么显而易见,或者干脆远离这样的环境。
例如:不想花很多时间刷手机,就退出微信,去完成要事,完成后再登录微信看信息!总之只需要营造一个好环境,就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二、如何让习惯更有吸引力?
想要把一个行为变成习惯,必须要让它变得有吸引力,才能持久下去,才能形成习惯。
方法一:将想培养的习惯与喜好绑定
举个例子我想查看朋友圈状态,但是我今天还没做运动。
* 在我掏出手机后我需要做10个深蹲
* 等我完成后我再看朋友圈状态
方法二:找到组织,营造圈子
组队打卡,让每一次行动有监督有记录有发生。例如我们现在践行的易效能线下课圈子,就帮我们营造了这么好的氛围,早起有小组打卡,有组会班会,你一天不打卡就会有组长提示你,而且在这个环境中有教练和优秀学员分享,多接近高能量自律的伙伴,这都有助于我们自己培养好习惯。
三、如何让习惯简单易行?
方法一:创造条件让行动变的简单
习惯本身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好习惯带来的结果。例如:晨间日记,因为我想做周总结的时候能迅速回忆到本周的发生,我就会去翻开晨间日记,所以每天起床之后我先简单写好晨间日记再去刷牙。真的不费时间5分钟搞定一天的计划及青蛙。
反之如果想改掉坏习惯可以尝试让坏习惯变得复杂,例如我喜欢刷韩剧:我就把视频相关的软件爱奇艺、优酷都卸载掉,如果想看的时候还得重装,觉得麻烦就不装了。
方法二:2分钟策略
无论你的目标多么远大,无论你的习惯多么复杂,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可以缩减为两分钟版本:
例如:每天读书 读一页;
例如:跑2公里 穿好跑步鞋
也许这个两分钟开始了,你就会养成一个好习惯,所以两分钟强调开始!因为开始了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四、如何让习惯变得令你愉悦?
分享一下著名的口香糖故事:
口香糖行业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早期的口香糖味同嚼蜡,大家都不喜欢吃,更谈不上养成习惯了,所以一直都卖得不火。直到箭牌推出了水果口味口香糖,让咀嚼变得令人愉快,大家都爱上了嚼口香糖,才彻底改变了这个行业。很明显使人变得愉悦的行为才能容易变成习惯。
前面的三个定律(让习惯显而易见、有吸引力、简单易行)都是为了增加迈出下一步的概率;而第四个定律(让习惯变得让人愉悦)则会提高下次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要保持一个习惯,这个行为得让我们感到心情愉悦,下次才愿意重复这个行为。一次次的累积,最终才形成习惯。
我们践行过程中很多小策略都是在帮助我们养成习惯。
例如:习惯打卡,更早小来的累积天数,还有小来的早起周报,每次拿下早起周报会觉得自己这周做的很棒,马上有了小小的成就感!这是满足的愉悦感,激励我们继续持续践行。
培养习惯的过程还能帮助我们找到成功因子,什么习惯对我们来说充满快乐,对于他人来说可能是痛苦的,那么这个就有可能是我们的成功因子。
习惯是自我成长的复利,习惯养成可以采用四法则提供的方法,最主要的亮点:第一点要开始,第二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
培养好习惯,任何人时刻开始都不晚,烂开始,总好过放弃!
愿君不负光阴,珍惜时间养成好一系列的好习惯,有句话说,“时间属于奋斗者!”我想加一句:“好习惯塑造成功者。”
最后的彩蛋,名言金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