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热点 > 正文
天天快看点丨诸葛恪得驴阅读理解_诸葛恪得驴

时间:2023-05-26 07:30:08   来源:互联网

1、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2、三国时期东吴权臣,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

4、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

5、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

6、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

7、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初期革新政治,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颇孚众望。

8、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兴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

9、回军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

10、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11、孙綝被杀后,孙休下诏将诸葛恪依礼改葬。

12、  诸葛恪曾多次要求自己领兵平定居于丹阳山上的山越人,诸葛恪认为丹阳山势险峻,民风果敢刚劲,以前虽也在那里征发过兵众,但征的不过是边缘县分的平民,很少有深远腹地的人。

13、想去把那里的兵员全部调发出来,并说,只要三年,就可征得甲士四万人。

14、朝中官员议论纷纷,都认为丹阳地势险阻,地形四通八达,那里的百姓自制兵器,崇尚习武,出山就为强盗,朝廷出兵征讨就躲回山中不见踪影,自汉朝以来就无法管制,当时的人皆认为不太可能,连父亲诸葛瑾亦认为不会成功,更说:“恪儿不会使诸葛家兴盛,反而会令家族遭受灾祸。

15、”  公元234年(嘉禾三年),由于诸葛恪坚称他必会成功,于是孙权提拔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拨给他手执棨戟的骑兵三百人,授官仪式完毕后,孙权还特意命令摆好仪仗,兴作鼓吹,引导簇拥者他回家。

16、诸葛恪到任后,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发放公文给四郡所辖属县的长官,命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已归顺的山民,一律设屯聚居。

17、随后,调集各路将领,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山越交兵,又令士兵全部抢收田野成熟的稻谷。

18、山越人新谷无收,旧谷食尽,因饥馑而被迫出山归降。

19、诸葛恪下令:“山民扬弃恶习,接受教化,应当安抚。

20、迁到外县的山民,官府不得随便怀疑,加以拘禁。

21、”山民周遗,过去横暴为恶,如今困迫无路,只好出山,心仍存异志,准备伺机为乱,臼阳县长胡伉知他心思,把他绑送到郡府。

22、诸葛恪认为胡伉违反了“不得拘禁山民”的教令,将其斩首。

23、山民听说胡伉被杀经过,知道官府只是想让大家出山,没有别的意思,于是大批山民扶老携幼,纷纷归降。

24、三年后,诸葛恪先后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和预期的完全相同,他将其中壮丁四万余人编入军队,自己统领一万人,其余的分给了其他各位将领。

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

标签:

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