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
2、熟悉课文,把握对象的特点,文章的结构和讲解的顺序。
(资料图)
3、读课文,学习这篇文章的讲解方法,体会这篇文章讲解语言的准确和表达的灵活。
4、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欣赏美景,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5、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容易激发兴趣,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符合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6、【教学重点和难点】:
7、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学习本文的讲解方法。
8、教学难点:理解解释性语言的准确性和这篇文章的灵活表达。
9、本课程的教学重在准确把握难点,教学内容明确,抓住重点,结构合理。
10、苏州被称为人间天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苏州园林。苏州是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市,大大小小的园林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湛,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罕见的。“江南园林天下第一,苏州园林江南第一。”可以说苏州园林是历代江南园林的成果。今天,让我们听听现代著名作家、苏州人叶圣陶的介绍,走进苏州园林。
11、从名句入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总体感觉:
13、听音乐朗读,欣赏园林美景,初步了解苏州园林,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印象是怎样的?苏州园林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或多或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15、苏州园林的一般特点是什么?确保无论游客站在哪里,他们面前总是有一幅完美的画面。
16、看评论,欣赏苏州园林之美。
17、大致阅读课文,梳理苏州园林图片之美的表现形式,用“苏州园林之美在于——”来说话(文章是如何单独阐述苏州园林的特点的?四讲)(这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大致内容,明确课文总分的结构,快速识别中心句和支撑句。学生可以说,苏州园林的美在于亭台楼阁的布局(3段)、假山池塘的配合(4段)、花木的衬托(5段)、近景视觉的层次(6段)。
18、苏州园林讲究画面完美。除了上述四种应力之外,
19、你还注意了哪些细节?(注意墙角的画面美(第7段)、门窗的设计美(第8段)、色彩搭配的协调美(第9段))阅读课文,评论园林画面美的内涵,用“苏州园林体现的美”来说话。
20、抓住文章中与画面美有关的词语,学生可以很快理解: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呈现不对称美(艺术画),假山的堆砌体现艺术美,池塘周围景物的配置追求自然美和变化美,树木的种植和修剪注重绘画美,花墙和走廊增加景物层次感的美,墙角装饰体现独特的情调,门窗体现技术美、图案美和色彩美。
21、注重学习和把握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22、学生带着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第3-6段,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来探究苏州园林在图片中美丽的原因(分组合作,画出关键词,圈出评论)
23、1思考: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人是如何创造出这幅完美的画面的?苏州园林的美有什么特点?
24、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对欣赏园林艺术的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
25、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26、(1)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训练,巧妙提问,承上启下,课堂教学顺畅。老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做一点补充评论,既起到了辅导的作用又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是文章灵魂的认识。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生动。
27、要做到准确而富有趣味性,就要把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和这种语言的准确生动结合起来,体现语文课堂的本来面目。
28、(2)对于文章提到的艺术特点的品析,应随即播放相应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9、遵循常规但不拘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从具体到抽象对教材进行处理,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形式多样,分量与难度适中。
30、1布置作业。
31、熟读成诵。
32、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33、课后练习: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